镇江有关鸦片战争的抗英斗争故事和歌谣,是20世纪60年代镇江展开民间文艺普查时采记的。当时的被采访者大多已七八十岁高龄,但他们凭着深刻的记忆进行了讲述,故事...
烙铁画,亦称烙画、烫画、火笔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是古代中国极其珍贵的画种。烙铁画传承人盛珏古代是用铁笔用火烧红,在木制品、葫芦、丝绢或纸面上烫出各种不同...
传说华山庙会源于张王庙,该庙建于南朝梁代,是为纪念因治水而殉职的张淳而修建的。华山村共有5个庙会,分别是正月十五开门集,二月初八香会,三月十五农具集,七月十...
扬州评话历史可上溯到明末泰州说书艺人柳敬亭。他游历大江南北60余载,擅说《隋唐》、《水浒》,后世扬州评话艺人尊其为祖师爷。清代前期,扬州评话在镇江流行。20...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这是我国著名的南朝乐府民歌《华山畿》中的第一首。据载,南朝宋时南徐有一士人,从华山畿往云阳,恋一...
玻璃雕绘画是在玻璃画的基础上传承发展而来的。清乾隆、嘉庆时期流行的玻璃画,是在玻璃上用油彩、水粉、国画颜料等绘制图画。它利用玻璃的透明性,在着色的另一面观赏...
镇江自古是我国有名的商业和手工业城市,瓦、木、铁、竹、窑等手工艺人特别多,其高超的技艺,还流传到了长江以北的扬州一带,这两地的工人就是民间所称的“镇扬瓦木工...
芦江张家镗是句容市后白镇芦江村张家祠堂张姓族人开展的一项镗舞表演活动,源于汉代。“镗”原是古代士兵手中的一种武器,镗舞是西汉初年政治家、军事家张良进行完善并...
共9页69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