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乔镇故事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6-11-09 浏览数:1970

蒋乔镇故事调研报告
(2014.9)

根据调研的要求,我们街道就立即着手调查摸底,认真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生存状态、濒危程度、传承现状、保护举措、申报书五年规划完成情况、有无进行生产性保护、项目保护单位履职情况、项目资金情况、是否出版相关图书、音像资料等内容,也陪同市、区文化馆领导走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龚笑霞,详细了解了传承人的身体情况、传承场所落实情况、有无传承对象、濒危情况、是否需开展抢救性保护。相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1、蒋乔民间故事的分布与濒危程度。

蒋乔民间故事起源民间,流传在村头、地边、茶肆、客栈,几乎涵盖了民间文学的各类神话、传说、故事,其传说不仅有人物传说、地方传说、动植物传说、风俗传说,还包括其他传说。蒋乔民间故事主要分布在镇江市润州区西南板块,以蒋乔为中心辐射到周边润州工业园区、南山管委会、丹徒区的部分区域及其邻近周边,故事手多为六七十岁的老人,人数近20人。目前新故事的来源多由这些老人的祖辈传承至今或在田间地头采风收集而来。蒋乔民间故事普遍存在民间,只要有人聚集,都能擦出故事火花。近年来,蒋乔组织了多次民间故事演讲会、“白蛇”故事专题会;还深入田头采风,不仅采集到各类故事,还发现了山歌。但是,不可否认,目前能讲故事的大多为老人,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民间故事逐渐失去生存环境。特别是古老的民间传说,会随着老人的不断过世而消失,因此蒋乔民间故事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总体社会传播情况并不乐观。

2、民间故事的主要传承人及传承现状。

目前对蒋乔民间故事的传承人和爱好者多为60岁以上的老人,我们的省级传承人龚笑霞已达90多岁高龄,行动多有不便。比如白蛇传故事的传承脉络就是由龚笑霞传承给其女儿,她的女儿也已经60多岁,目前退休在家照顾其母亲。传承困难的总体原因很多,最主要的目前是传承人年龄偏大,年轻的晚辈忙于自身事业,无暇且多数无意向接受该类民间艺术的传承,导致目前故事传承相对被动的局面。

3、项目保护单位履职情况及保护措施。

作为街道办事处这样一个基层单位来讲,我们目前也主动、积极的对该保护名录采取的一些保护措施,主要一是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二是开展了“白蛇文化”专题采风,举办了“‘白蛇’文化说唱会”,组织了端午地方文化民俗活动,承办了镇江市“端午金山脚下话‘白蛇’民间文化传承活动”和“说说唱唱话白蛇——‘镇江风’民俗文化蒋乔行”,开展了蒋乔民间故事、嶂山马灯阵舞、燕子窝山歌、燕子窝狮舞、秀山号子的调查;三是“蒋乔民间故事”被列入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四是利用文化阵地经常开展蒋乔民间故事的传承活动;五是长期开展民间故事搜集调查工作。保护过程中实事求是讲,还是受资金困难的影响比较大。

下一步我们准备建立蒋乔镇民间故事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争取将蒋乔民间故事保护工作列入政府考核机制,与此同时组织蒋乔民间故事网络传承队伍长期开展活动,将“蒋乔民间故事”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争取政府财政投入。

4、申报书五年规划完成情况。

申报书中的五年规划:①配合镇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搞好我镇一个村的60年变迁的采风;②展开对即将拆迁村落的乡土文化,特别是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普查;③举办第二届蒋乔民歌大赛;④举办蒋乔民间故事演讲大赛;⑤举办蒋乔民间故事研讨会。我们正在逐条逐项认真去完成,申报书主要涵盖了项目简介、项目信息、项目说明、项目论证、项目管理、保护计划这么几个板块,目前我们在传承谱系上完成还有难度,目前要向上追溯一百多年的人物,确实有很大难度。几年来,制定的各类活动方案多次修改完善,因街道主要领导更替频繁而搁置至今。

5、项目保护资金情况。

民间故事的保护资金基本由街道办事处自筹而来,资金一方面用于开展民间文化传承活动、非遗的保护活动以及民间艺术家的采风等,另一方面主要是专款专用,主要用来对传承人进行生活补贴,以及改善他们的生活现状。

6、图书、音像资料方面。

街道曾经于1987年出版过民间故事集《蒋乔乡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资料》,后期也整理了《润州的传说》等集成卷、“白蛇传”异文故事记录稿、各类民间传说及燕子窝山歌记录稿等。近年来受资金等客观因素的限制,还未正式出版过相关读物和影像资料。